首页

国产免费踩踏

时间:2025-05-23 12:59:59 作者:金融监管总局:支持科技创新的产品、工具和服务体系持续健全 浏览量:80809

图/IC

  5月11日,人民银行发布了《2024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前四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7.32万亿元。对比人民银行发布的3月份数据来看,我国4月单月的人民币存款则减少了3.92万亿元。

  这与此前市场偏爱银行存款大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2022年开始,由于市场的波动,低波稳健的银行存款成了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首选。2022年至2023年,全年的存款新增量分别达到了26.26万亿和25.74万亿元。

  在存款新增量下降的影响之下,4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亦均呈现出下降走势。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近期是存款向金融市场“分流”,居民购买理财产品热情回升。不过,不必因此担忧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不足,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几个月货币供应量增速将有企稳。 

  债券市场活跃 资金悄然流向金融市场

  “今年以来,理财市场逐渐开始活跃,能够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多的资金正在回归。”近日,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近期市场表现向好和银行存款利率下降的因素共同作用下,不管是个人客户,还是机构客户的资金量都有所上升。

  存款真的不香了?有投资者告诉贝壳财经记者,银行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以前利率较高的大额存单产品也越来越少。这也让她不得不“转战”银行理财等产品继续理财。

  事实上,4月银行新增存款约达到4万亿元。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类似于2022年底债市调整的反向过程。当时是存款向银行“回流”,而如今是银行存款被“分流”到了金融市场。而年初以来债市走牛提振理财等资管产品收益率,银行存款向理财等分流。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随着近期理财市场回暖、投资收益率上升,居民购买理财产品热情回升,居民存款加速转化为理财产品。有数据显示,4月理财产品规模环比增长约2万亿元。

  根据招商证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资产荒明显加剧,2023年12月以来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3月债市震荡,3月下半月定开纯固收、定开固收+及持有期固收类理财平均半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5%、2.8%、2.4%,较上半月略微回升。

  人民银行在近日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亦指出,表内存款和表外资管产品等各类资产相互间的回报率会出现变化,影响居民风险偏好和投资行为,居民会相应调整资产配置,这也是影响居民存款占比的重要因素。

  对于企业存款,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补充道,随着债券价格走高,相关理财产品投资的收益率上升,企业活期存款“搬家”到理财的情况也较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4月债市波动较大,当月下旬调整明显,因此4月下半月固收类理财收益率有所回落。同时,人民银行多次发声提示债券市场风险,4月下旬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所上行,导致理财收益率出现波动、吸引力有所下降。有业内人士指出,近日已有一些理财回流存款的迹象。 

  存款“挤水分” 银行正在主动压降高息负债

  在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银行新增存款规模的下降并不意外。自去年开始,金融监管部门就在引导银行规范存款产品、减少高息存款规模,并多次降低存款利率以压降银行负债成本,从而减小银行息差压力,这将有利于将实体经济的实际融资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

  近期,越来越多的银行暂停长期限大额存单产品、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一些银行还进一步控制了长期限普通定期存款产品的额度。不少中小银行继续下调存款利率。

  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亦在引导银行“挤出”不规范的高息存款的“水分”。

  张瑜表示,近期多部门对资金“低贷高存”空转套利、银行手工补息等现象的规范力度加大,过去相当一部分虚增的、不规范的存贷款有所减少,短期内有“挤水分”效应。 

  “不过,金融机构对有效的实体经济需求依然充分满足,金融总量对经济的支持更实、效率更高。”张瑜表示,这既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体现,也能促进经营主体立足主业,避免资金沉淀空转。 

  M1M2增速双回落 未来几个月货币供应量增速将有企稳

  4月新增存款的下降,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亦成为了4月M2和M1增速双双回落的重要成因。

  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4月末M2和M1的同比增速为7.2%和-1.4%,分别较3月末下降1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两者增速均处于历史低位。

  M1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银行的活期存款之和。其中,活期存款主要是指企业活期存款。而M2则是在M1的基础上,加上机关、团体、部队、企业和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和信托类存款。因此,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企业活期存款“搬家”,则对M1增速产生影响;而存款向金融市场“分流”,引起了M2增速下行。

  对于M1和M2增速回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还指出,这也与优化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有关。当前,个别地方政府通过扩张存贷款提高金融增加值的动力明显减弱。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起,统计局修改为参考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等指标,更能客观体现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度,与年度核算数据也更为衔接。不过,张瑜认为,真正需要资金的高效企业会获得更多融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没有减弱。

  M2增速的下降,会否引发货币供应量的不足?对此,人民银行已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当前货币存量已经不少了。随着有效需求恢复、社会预期改善,资金周转效率提升,资金沉淀的现象也在缓解。庞大的货币总量增长可能放缓,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减弱,反而是金融支持质效提升的体现。

  多位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几个月货币供应量增速将有企稳。

  温彬认为,未来几个月,伴随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逐步向好、政府部门融资加快以及债市逐步回归基本面逻辑,货币供应量增速应将有所企稳。

  张瑜亦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动能持续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明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小微等领域融资需求也将会有更多显现。 同时,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逐步蓄力,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也会对货币总量增长形成支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报告称投资者、企业等越来越重视ESG鉴证 建议尽早做好准备

“无论是传统抽血检测,还是动态血糖检测,都需要刺破皮肤。而网上所销售的无创血糖手表仅需凭借佩戴在手上就能得到相关数据,这种说法并不可信。”医院一位护士表示,自己接待过多位前来进行血糖检测的患者,其中不乏购买过类似手表的老人,“手表和扎针方式得出的数据有着一定出入,感觉并非其介绍中那么精准。”

畅谈“双提升” 共塑新质生产力丨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新技术对广告媒体行业产生革命性变革

不仅如此,“青春丽水”驻地创作活动,“青春发轫”丽水十大青年摄影家作品联展,小学生摄影作品展……在丽水,围绕“创新”“年轻”“青春”等元素的主题展览不断推出,为年轻人增添了他们热爱的“光影世界”。(完)

法国总理访问加拿大 两国今年将启动部长会议

指导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党对资本市场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工作合力,实现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与中长期资金稳定回报的良性互动。主要举措包括:一是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具备条件的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有效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严厉打击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行为,持续塑造健康的市场生态。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完善中长期资金交易监管,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配套机制,推动与上市公司建立长期良性互动。二是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加强基金公司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制定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收益。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产类别,建立ETF指数基金快速审批通道,持续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推动公募基金投顾试点转常规。鼓励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丰富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推动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提高权益类私募资管业务占比,适配居民差异化财富管理需求。三是着力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建立健全商业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推动树立长期业绩导向。培育壮大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丰富商业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模式,完善权益投资监管制度,督促指导国有保险公司优化长周期考核机制,促进保险机构做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完善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制度,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开展差异化投资。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优化激励考核机制,畅通入市渠道,提升权益投资规模。

“五一”假期外国青年花式体验中国“烟火气”

10月14日,香港海洋公园举行大熊猫护理团队传媒分享会,介绍“港产”大熊猫龙凤胎的成长近况。目前,大熊猫宝宝“家姐”体重由出生时的122克增至2.7公斤,“细佬”也由出生时112克增磅至现时2.54公斤。两只大熊猫宝宝更在近期睁开眼睛,第一次看到它们的母亲“盈盈”。分享会上,有护理员表示,帮大熊猫幼崽喂奶有多重步骤。首先要帮助它们排便,其后调配、过滤、加热至用手背测试温度在内的每个步骤都要一丝不苟。喂奶后,护理员还会帮大熊猫宝宝“扫风”,帮助它们打嗝吐出多余空气,避免呕吐。未来,香港海洋公园会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专家保持紧密合作,确保大熊猫们在港健康成长。(记者 陈子彦)

重庆:奥运观赛带火夜间消费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